
一、里名釋義及沿革:
前清以來
,轄內居民因地處偏遠,故心性虔篤,普遍禮佛,因當時在本里轄內有座龍山古寺,香火鼎盛,演成居民精神支柱,故自本省光復以來,就將本里定名為「龍山里」。
第一屆里長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由里民齞舉產生,當時由蔡里長霞首任當選,至民國四十三年第四屆黑長改選時,始由鄭里長金龍先生繼任,當時因行政區堿調整故將原安外里之一部分劃歸本里,並將本里東門路北邊劃為新成立之東安里,民國四十六年第五屆里長改選時由王宗懷以高票當選。
至民國五○年因故去職,改由馮丁舜繼任,迄於民國五十三年改由黃里長金安掌選為第七屆里長,直至民國五十七年,第八屆里長選舉時,始由吳凌金鳳女士當選,連任至今,於此段時日,里內業務始蓬勃發展,一切建設也像雨後春昏殷皂紛紛建立。
二、境界面積:
本里東以崇學路與崇學里隔鄰,西接泉南里,北復以東門路、富強路與泉北,富裕里對,南界崇明路與忠孝里社鄰。
三、自然環境:
里內轄界甚為廣大,因居民普遍禮佛,故槷廟眾多,除前述龍山寺外,尚有龍山殿,淨修禪院,太保宮…..等廟宇,皆乃里民傾吐心聲,修心性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