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名釋義及沿革:
裕農里原屬東光里轄區
,經里行政區堿調整劃分後,於民國七十一年八月,由東光里分出自成一里,因其南側有裕農路而得名,首任里長陳昆男先生精明能幹,為民服務熱忱,地方人士亦熱心參與東光社區之名項活動,出錢山力,玫東光社區,名傳遐邇。二、境界面積:
本里面積較小
,路成三角形,東連中華路大園環與後甲里相對,西以裕豐街與新東里、崇誨里為界,南隔裕農路與富強里、富裕里接壤,北至東寧路與東光里為鄰。三、自然環境:
本里地勢平坦,光初期遍地農園,種植甘、甘藷等農作物,台糖 鐵道棋越境內,農業景象,綠意盎然,惟隨工商業蓬勃發民,農地相繼為密集之任宅群所吞噬,自裕農咯及東寧路整建後,商店及公寓任宅更是有增無已,人口與日俱增,近年國泰建設公司更於里內建造兩大排之現代化五層樓公寓任宅,人口密集自可想像,玉於沿街商店,行業各異,琳瑯滿目,居民宗教信仰亦不盡同,南天府位於本里中央地帶,建於民國五十四年,三層樓建築,富麗堂皇,富有中國傳統建築之美,殿內供奉南天文衡聖帝,初期信徒約有一百餘人,為本里之宗教中心,亦為本里重要集會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