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里.jpg (4844 個位元組)

一、里名釋義及沿革:

本里舊稱仁和里、下灣庄。因本里有上帝廟一座,乃南市郊區現在僅存創自明鄭時期的古廟宇之一,殊堪珍貴也是這個地方早期開發的里程碑。依據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年)陳文達等篡修「台灣縣志」卷九,雜記志:寺廟記:「仁和里,上帝廟,在下灣,偽時建。」可證。至乾隆三十一年因趙知縣賜匾「齒德可風」亦即「德高望重」之意與陳家懸掛,是以大家均尊稱為「德高厝」漸漸而變成莊名為「德高厝莊」。至道光年間,可能是因年代久遠,德高厝的由來原意已被遺忘,且村莊周圍當時均種植竹子,就將德簡寫為竹,逐漸寫成「竹高厝」。至咸同年間,人們以台語「竹竿」叫做「竹篙」為符合環境和習俗而逐漸改為「竹篙厝」。至民國六十四年因重修上帝廟,並舉行五朝王醮,地方士紳紿由上帝廟沿革中瞭解古代史實,認為德高為地方優良傳統,希望能恢復原名,乃由當時里長王福成於里民大會時正式提案,並層報省府核准,自六十六年一月恢復原名為德高里。

本里歷任里長動態資料表

屆別 里長姓名 任期
1. 馬波
2. 馬波 38.2至38.8
劉懋德 38.8
3. 劉懋德 40.4至43.3
4. 劉懋德 43.4至46.3
5. 劉懋德 46.4至49.3
6. 王萬發 49.4至53.3
7. 王萬發 53.4至57.3
8. 王福成 57.4至62.10
9. 王福成 62.11
10. 楊金雄 67.8.1
11. 王節義 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