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名釋義及沿革:
本里位於後甲地段,原是後甲里一片荒蕪的空地,於民國五十四、五年間,國防部為照顧官兵眷屬生活,選擇此地興建平房六百餘棟,命名為精忠三村,可容納陸軍眷屬二千多戶,籍隸後甲里,希於五十四年分配陸軍官兵眷屬遷入定居,因戶數激增由後甲里劃分中興、復國兩里,以單雙號鑑別里名,單號編為復國里,雙號編為中興里。
復國里分配給軍官居住較多,軍官約百分之七十,士官約為百分之三十,此即本里之沿革。至於里名「復國」,其意義至為明顯,我們在此復興基地官兵士氣旺盛,人民安居樂業,在大有為政府領導下早日完成反共復國,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神聖使命,第八屆里長為杜慶祥,第九屆里長為劉文忠,第十、十一屆里長為杜慶祥。
二、境界面積:
本里北與陸軍砲校為鄰,東為同村中興里,南邊與後甲里交界,西接東光里介,面積約0、0五000平方公里。
三、自然環境:
本里住宅均為連棟或平房,每棟八間,巷道大都整齊劃一,里內中心有一條約三公尺的巷道外,其餘